李国平

发布者:中国兽医协会发布时间:2023-10-08阅读次数:

姓  名

李国平

出生年月

1978.04

自定义模板(10)_副本 (10).jpg

性  别

民  族

汉族

工作单位

大通县斜沟乡畜牧兽医站

最高学历

本科

工作时间()

20

职  称

正高级兽医师

主要奖励/

20137月获得西宁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演练暨西宁市第二届动物防疫综合技能大赛荣获第二名

20146月获得西宁市第三届职工技能大赛荣获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20148月获得青海省第五届动物检疫技术比武中荣获动物检疫能手奖

201410月获得首届全国动物防疫职业技能竞赛青海选拔赛 第三名

201412月获得全国动物防疫技能竞赛三等奖

20155月被青海省总工会授予技术状元荣誉称号;

20158月获得西宁市动物防疫技能竞赛成绩第五名

20159月荣获青海省农牧厅举办的青海省动物防疫技能大赛一等奖

20168月在西宁市第八届动物检疫技术大比武暨2016年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演练个人总成绩第二名2018青海大通牛新孢子虫病血清学调查一文荣获西宁市人民政府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

2020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区鱼类舌状绦虫和双线绦虫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关系研究一文荣获西宁市人民政府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

2021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第22完成人;

20212022年大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给予嘉奖、记功

2022年度入选青海省昆仑英才农业农村技术推广人才

2022年荣获青海省人民政府青藏高原优质肉牛高效健康养殖及畜产品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三等奖。

兽医行业主要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工作单位

所从事专业领域及岗位

2002.11-2009.04

大通县长宁镇畜牧兽医站

疫病防控、畜禽品种改良、检疫兽医

2009.05-2013.06

大通县斜沟乡畜牧兽医站

疫病防控、畜禽品种改良、检疫兽医

2013.07-2016.12

大通县畜牧兽医站

疫病防控、实验室检测、诊断;兽医

2017.01-2018.04

大通县种鸡场

禽病防控、监测诊断;兽医

2018.05-至今

大通县畜牧兽医站

疫病防控、实验室检测、诊断;兽医

代表性成果

主要成绩/成果

取得时间

牛羊隐孢子虫和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2019

绵羊痘防控技术规范

2017

生猪优良品种繁育与安全养殖科技扶贫项目

2019

青藏高原地区牦牛藏羊疫病监测与防控策略研究

2021

小反刍兽疫防控技术规范

2023

青海农区奶牛体质增效与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

2021

社会效益及影响力

(一)强化畜禽基础免疫工作,提升抵御疫病风险能力。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开展了畜禽的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苗的集中强制免疫工作,圆满地完成了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实行犬月月投药驱虫管理,确保驱虫工作不留死角。将农户的每条犬编号登记建立犬管理台账,每月1520日为驱虫药,驱虫后5天粪便无害化处理(深埋或焚烧),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包虫病感染给人或动物的概率。

(三)强化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通过全县种质资源调查,开展牛羊等畜种调查及数据分析工作,形成调查报告,摸清我县境内畜禽种质资源,及时开展保护利用。

(四)强化实验室检测工作,提高疫病诊断技术水平。参与兽医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积极推进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工作,大幅提升县级兽医实验室管理能力和检测诊断技术水平,为全年免疫工作做出科学评价,及时调整动物免疫计划,提高动物免疫抗体,有效保护易感动物。

(五)强化科技项目申报,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一是开展《大通县境内主要河流鱼类绦虫病的流行情况调查》研究,完成了2016年度河道鱼类的调查、样本采集剖检工作,累计采样152条。二是开展《大通县牛羊隐孢子虫和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完成粪样采集104份,血样82份,弓形虫正向间接血凝检测82份。三是开展《长白山白胸野猪与藏香猪杂交》试验,不同父系母系间杂交选育优势品种,提高养殖效益。四是开展《大通地区牦牛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利用微生态制剂改变牦牛肠道微生物有效防止腹泻,减低兽药使用量。

(六)强化宣传,提高培训力度。一是依托“农技推广”项目实施,技术指导上门服务,以点带面带动周边农户科学规范养殖。二是“三区”科技服务为抓手,通过手把手地指导、发放明白卡、手机微信短信息等手段推广“奶牛发情鉴定识别技术”等技术,养殖户的奶牛疾病发生明显减少,提前预防工作到位,奶牛日均产奶量提高约3%,为科技示范户的增产增收发挥了明显的助推作用。

 

先进事迹

李国平同志自2002年参加畜牧兽医工作岗位以来,扎根基层,十几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奉献青春。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也没有世人皆知的荣誉,但他却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塑造了一种不平凡的职业精神。

在思想政治方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公正、清正廉明的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以身作则、敬业奉献、吃苦在前、团结同志、顾全大局、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兢兢业业工作、堂堂正正做人,充分发挥了在新时期历史条件下一个畜牧兽医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工作思路与时俱进。紧扣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理念积极参加线上“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网上冬训活动”“渔业疫病诊断”“动物疫病净化”等培训,线下各项业务、省外现场观摩学习。不断更新、强化各项业务知识,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知识,不断提升工作能力,确保工作无失误,保质保量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情系畜牧业,服务连万家”为服务宗旨,深入辖区各村各户,街头巷尾、炕头圈舍总能看到他的身影,认真调查了解全乡养殖情况,掌握农民需求,结合新的业务知识,及时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优质服务,为全县养殖业健康发展尽心尽力。

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积极发挥自己专业知识特长,疫病的防控是一个复杂的程序,在长期的工作中总结出了自己防控动物疫病的经验,经常给养殖户宣传指导从源头消灭、过程控制、末端管理的防控技术,对一些文化素质较低、接受能力有限的农户不厌其烦地从病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等全方位防控思路。动物疫情的监测、预警预报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将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是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方针政策真实体现。未及时对农户发出预报预警,每年多次进村入户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在规模化养殖场和畜禽集中养殖的区域设立了定点疫情监测点时时掌握疫情动态,随机采样在兽医实验室进行检测,一直以来无一例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确保了辖区内清洁无疫,保障了畜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在学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技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为主线的讲话精神时,他深感科学技术在畜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依托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广东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所和县发改局的支持下在我县开展“大通地区牦牛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研究、通过奶牛“两病监测”发放奶牛“健康证”、规模养殖场开展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人畜共患病防治等工作开展为示范推广绿色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走街串巷深入村庄农户开展农技推广、“三区”人才服务等方式提供科技服务,科学支撑发展我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从数量增效向质量增效转型,不少养殖户有抵触心理他耐心解说前期的投入、养殖用工到后期的销售价格精打细算使转变思想观念,稳定畜牧业生产。

许多养殖户养殖基础设施简陋、设备缺少、养殖粗放,面对如此境地他积极协调各种引导项目,在我县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乡镇站建设项目”“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建设项目”“养殖环节病死生猪补贴项目”“粮改饲补贴项目”“养殖场提升改造项目”等项目的实施带动示范养殖场规范管理,带动中小散养户提高养殖管理水平,生态自然与畜牧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强化生态保护并增加养殖效益。

他在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来青讲话精神,大力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遗传育种科研攻关、改良、良种繁育等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开展动物遗传资源的普查,我县存在人工培育品种两个:大通牦牛、阿什旦牦牛,引进中国荷斯坦牛、中国西门塔尔牛、大白猪、杜洛克猪等品种,引进中国荷斯坦牛冻精2.6万支、中国西门塔尔牛冻精5.6万支,推广大通牦牛种公畜累计1600头、阿什旦牦牛300余头,突破种质资源发展瓶颈,有效提升我县畜禽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提高了畜牧业稳定发展。

他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探索,具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在畜禽养殖发展比较成熟,渔业作为我县发展的新型行业,起步比较晚,发展相对滞后,为我县多元化发展谋出路,鲑鳟鱼种苗场提升改造项目推进了我县渔业发展的步伐,新建一家冷水鱼工厂化养殖基地突破传统养殖品种,丰富了我县养殖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