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中国兽医协会发布时间:2021-10-28阅读次数:
2019年4月27日是第19个“世界兽医日”。“世界兽医日”(World Veterinary Day, WVD)是由世界兽医协会(WVA)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于2000年发起设立,时间定在每年四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世界兽医日”的设立,旨在强调世界各地兽医人员在保障畜禽养殖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等领域所做的大量工作,展示兽医工作者的卓越贡献。当今,兽医工作已成为国家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保障动物卫生,进而保障人体卫生和人类健康以及动物产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兽医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保障动物健康达到保障畜产品安全,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从而达到保障人类健康的目的。
2019年“世界兽医日”的主题是“疫苗接种的价值”。疫苗接种是动物疫病防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措施,如果没有疫苗接种,畜牧业则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大发展。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各级兽医工作者的辛勤汗水,离不开兽医科技工作者在防控动物疾病中所做出的艰辛努力。多种动物疫苗的成功研发,在动物疫病防控和促进畜牧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疫苗接种已成为防控动物疫病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和手段,特别是强制免疫已成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国家意识。但是,在疫苗广泛使用的今天仍有许多传染病在不断地发生甚至流行,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为此,有必要对免疫失败的原因加以分析,从而采取相应对策,避免引起免疫失败,最大化地发挥疫苗在预防疾病中的作用。
免疫应答是一个生物学过程,不可能提供绝对的保护,在免疫接种群体的所有成员中,免疫水平也不是相等的,因为免疫应答受到很多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一个随机的动物群体里,大多数动物对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够产生足够数量的抗体而获得免疫,而一小部分动物的免疫应答则很差。这一小部分动物尽管已接种疫苗,却不能够获得抗感染的足够保护力,所以随机动物群体不可能100%地都因免疫接种而得到保护。免疫失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临床上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1.免疫后传染病仍有发生 一般是在接种疫苗后比较短的时间内发病,也有个别接种后马上发病的情况。
2.免疫后表现温和型或隐性感染的发生 对一些急性传染病,有时在免疫后虽然没有典型病例的发生,但是仍然有温和型或隐性感染的发生,发病率高低不一。
3.生产性能下降 表现为免疫群体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主要生产性能降低,如增重减缓、饲料消耗增加、产蛋下降、淘汰率增加等。
(一)病原的变异
所谓疫苗是把病原因子弱化或直接用化学药物杀死病原因子,从而用来作为免疫预防的生物制剂。引起免疫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抗原的变异导致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在繁殖过程中发生变异,使我们原来针对此病原的疫苗所产生的抗体不能够有效中和抗原,从而造成部分或者全部免疫失败,如一些病原超强毒的出现。引起抗原变异的机制有两种学说来解释:
1.抗原的漂移(也叫做抗体压力学说)
业内周知,已经免疫的动物机体会产生大量抗体,病毒会在复制过程中,将它携带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病毒,由于这些病毒核酸聚合酶没有校正功能或此功能较差,使子代病毒核酸与父代病毒核酸有些不同,结果子代病毒有一定的变异,这种变异正是病毒的自我生存、发展的一种机制,所有微生物中都存在这种现象。这样病毒粒子的变异,产生大量的形形色色的在抗原上稍有差异的病毒颗粒,其中大多数病毒粒子被体内抗体中和,有少数的病毒粒子,不能被抗体所中和,未被中和的病毒粒子能在抗体存在下大量复制,取代了原有的病毒,发展到一定程度引起动物发病。
2.抗原的突变
病毒的基因组之间发生了交换,从而使病毒抗原在短时间内就可能发生明显的变异,如:流感病毒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流感病毒粒子基因是分段的,当两个不同血清型病毒侵入同一个细胞时,基因片段在装配病毒时会发生互换,从而使包装好的子代病毒发生了抗原变异,导致一次次流感的发生。
(二)疫苗方面
除病原变异外,疫苗的制作、保存与运输、使用等若干问题造成的免疫失败,也不容忽视。
1.疫苗的质量是免疫成败的关键因素。质量不合格的疫苗直接影响免疫效果,如病毒或细菌抗原含量不足(效价不够);疫苗被污染;冻干或密封不佳;油乳剂疫苗油水分层;氢氧化铝佐剂颗粒过粗等。
2.保管与运输不当也会使疫苗质量下降,甚至失效,造成免疫失败。如不按规定要求保管疫苗,特别是应该冷藏保存在2~8℃的疫苗没有按要求冷藏保存,长期在室温下保存,致使疫苗质量下降,达不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另外,运输环节中冷链缺失或疫苗在免疫接种前受到日光的直接照射,或疫苗稀释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用完等,都会影响疫苗效价甚至失效。
3.疫苗选择不当。某些畜禽养殖场忽视了低龄畜禽生长快、抵抗力较弱的特点,选用一些中等毒力的疫苗,如选择中等偏强毒力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新城疫I系疫苗饮水,这不仅起不到免疫的作用,相反造成病毒毒力增强和病毒扩散。对于有多种血清型存在的传染病,所选用的疫苗和流行毒株不匹配,也可造成免疫失败。针对多种血清型的疾病,应考虑使用多价疫苗。
4.疫苗间的干扰作用。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无交叉反应的抗原同时接种时,抗体对其中一种抗原的抗体应答显著降低,从而影响这些疫苗的免疫接种效果,如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等。
5.疫苗稀释不当。疫苗稀释剂未经消毒或受到污染而将杂质带进疫苗;有时疫苗稀释剂存在质量问题或保存不当;饮水免疫的饮水器未消毒、清洗,或饮水器中含有消毒药等都会造成免疫不理想或免疫失败。
6.疫苗使用方法不当。疫苗在使用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免疫效果,从疫苗的稀释到接种途径、免疫时间,各环节如做得不当都会引起免疫失败。例如只能注射的灭活苗却采用饮水法接种。
(三)动物机体因素
1.遗传因素。动物机体对接种抗原有应答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遗传控制的,不同
品种的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或对疫苗的反应能力均有所不同,在疫苗使用时如不加以注意,很可能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鸡品种繁多,即使同一品种不同个体的鸡,对同一疫苗的免疫反应强弱也不一致。有的鸡甚至有先天性免疫缺陷,从而导致免疫失败。
2.母源抗体干扰。由于种鸡个体免疫应答差异以及不同批次雏鸡群不一定来自同一种鸡群等原因,造成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所有雏鸡固定同一日龄进行免疫接种,则母源抗体水平过高的雏鸡会对接种的疫苗抗原产生中和作用,干扰了后天免疫,降低或不产生免疫应答反应。即使同一畜群不同个体之间,母源抗体滴度也不一致,母源抗体会干扰疫苗在体内的复制,从而影响免疫效果或造成免疫失败。因此,科学的免疫程序应当在免疫接种之前,先进行免疫监测,选择合适的免疫时间,才能使免疫接种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3.应激因素。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神经、体液和内分泌的调节,在环境过冷、过热、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拥挤、饲料突然改变、运输、转群等应激因素的影响下,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肾上腺皮质素能显著损伤T淋巴细胞,对巨噬细胞也有抑制作用,增加IgG的分解代谢。所以,当畜群处于应激反应敏感期时接种疫苗,就会减弱动物免疫能力。
4.营养因素。维生素及许多其它养分都对动物免疫力有显著影响。营养缺乏,特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维生素E和多种微量元素及全价蛋白质缺乏时,能影响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使免疫反应明显受到抑制。实验表明,雏鸡断水、断食48小时,法氏囊、胸腺和脾脏重量明显下降,脾脏内淋巴细胞数量减少,网状内皮系统细菌清除率降低,使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因此,营养因素同样会影响免疫效果。动物机体的健康状况越好对疫苗的免疫应答就越好。动物在患病的情况下,免疫应答就不好,容易造成免疫失败。另外,动物的年龄、性别、环境等因素也能影响动物的免疫应答。
5.免疫抑制性疾病。某些病毒能影响动物的免疫功能,例如鸡的马立克氏病病毒、淋巴白血病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传染性贫血病病毒以及球虫;猪的细小病病毒、伪狂犬病病毒、蓝耳病病毒等都能损害法氏囊、胸腺、脾脏、哈德氏腺、扁桃体、肠道淋巴样组织等,从而导致免疫抑制。特别是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可以造成免疫系统的的抑制和破坏,从而影响其他传染病的免疫,导致免疫失败。另外,畜群在发病期间接种疫苗,还可能发生严重的反应,甚至引起死亡。
6.野毒早期感染或强毒株感染。机体接种疫苗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产生免疫力,而这段时间恰恰是一个潜在的危险期,一旦有野毒入侵或机体尚未完全产生抗体之前感染强毒,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造成免疫失败。
(四)免疫程序不合理
免疫程序不合理导致的免疫失败在规模化养殖场时有发生。因此,规模化养殖场应当根据当地畜禽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和本场实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有条件的地方,应当进行免疫抗体监测,根据各种抗体的消长规律,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五)人员操作上造成的免疫失败
1.疫苗稀释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用漂白粉处理的水;
(2)避免使用已经被细菌严重污染的水;
(3)避免使用里面含有金属离子的水;
(4)稀释弱毒疫苗时加点儿脱脂奶粉,以稳定病毒。
2.操作上应注意的问题
(1)在饮水免疫时,要对动物进行限水,目的是使动物喝到足够量的疫苗,达到免疫效果;
(2)注射时,要注射到疫苗所要求的注射部位,避免出现“打飞针”。对猪而言,尤其需要避免注射到猪的脂肪组织,如猪丹毒或猪瘟,注射到猪的脂肪组织中,会导致免疫失败,因为脂肪组织中不适合细菌和病毒生长。
滴鼻、点眼免疫时,疫苗未能进入鼻腔、眼内;饮水免疫时,免疫前未限水或饮水器内加水量太多,使配制的疫苗未能在规定时间内饮完。
(六)其他因素导致的免疫失败
1.饲养管理不当。消毒卫生制度不健全,饲养舍及周围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在用疫苗期间畜(禽)舍已经受到病毒或细菌的污染,这些都会影响疫苗的效果,导致免疫失败。饲喂霉变的饲料,或垫料发霉,霉菌毒素能使胸腺、法氏囊萎缩,毒害巨噬细胞而使其不能吞噬病原微生物,从而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最终会严重影响免疫效果。
2.化学物质的影响。许多重金属(铅、镉、汞、砷)均可抑制免疫应答而导致免疫失败;某些化学物质(卤化苯、卤素、农药)可引起鸡免疫系统组织部分甚至全部萎缩以及活性细胞的破坏,从而引起免疫失败。
3.滥用药物。许多药物(如卡那霉素等)对B淋巴细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能影响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应答反应。有的饲养场在免疫接种期间使用抗生素或药物添加剂来预防某些疾病,从而导致机体免疫细胞的减少,以致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因此,在注射后,不应服用影响疫苗的化学药物,用细菌苗时应避免应用抗生素,这一点对仔猪尤为重要,由于仔猪疾病多发,此时所吃的饲料常常含有抗生素。饲料厂家为保证饲料的饲喂效果,在饲料中常加有一定量的抗生素,所以会影响免疫效果。
4.器械和用具消毒不严。免疫接种时不按要求消毒注射器、针头、刺种针及饮水器,使免疫接种成了带菌传播,反而引发疫病的流行。
凡是能够导致免疫失败的一些因素都应引起注意,在生产中应尽量避免。
1.疫苗的购买、运输和保存 购买、运输、储存疫苗前一定要详细查看疫苗保存使用说明书,凡无瓶签或过期,或瓶子有裂纹,或瓶塞松动,或无详细说明书,或瓶内疫苗性状与说明书上所叙述的不符,均不要购买。疫苗运输前须妥善包装,防止碰破流失;运输中严格按照疫苗保存温度要求进行运输,避免日光暴晒,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目的地。保存疫苗时,应仔细阅读疫苗使用说明书,掌握疫苗的保存要求,按照规定的保存温度进行保存。一般情况下,灭活疫苗2~8℃冷藏保存,严禁冷冻;活疫苗-15~-20℃冷冻保存。保存中按照疫苗的品种和有效期分类存放,同时建立疫苗进出库管理台帐,在保存过程中,应保证疫苗的包装完整无损。
2.疫苗的使用 疫苗使用前,要详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了解疫苗的用途、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等。存在以下情况时不得使用:疫苗瓶破损、瓶盖或瓶塞密封不严或松动、超过有效期、色泽改变、发生沉淀、破乳或超过规定量的分层、有异物、有霉变、有摇不散凝块、有异味、无真空等。不需要稀释的疫苗,先除去瓶塞上的封蜡,用酒精棉球消毒瓶塞。需注射途径接种的疫苗,在瓶塞上固定一个消毒的针头专供吸取药液,吸液后不拔出,用酒精棉包裹,以便再次吸取。给动物注射用过的针头,不能吸液,以免污染疫苗,弱毒冻干苗或需要稀释后才能使用的疫苗,按要求加入专用稀释液,可用生理盐水或纯净的冷水稀释,不能用含氯的自来水和热水稀释。吸取和稀释疫苗时,必须充分振荡,使其混合均匀。已经打开瓶塞或稀释过的疫苗,必须当天用完,未用完的疫苗经加热处理后废弃,以防污染环境。吸入注射器内未用完的疫苗应注入专用空瓶内同前处理。
3.免疫接种方法 严格按疫苗说明书选择免疫接种方法。
(1)饮水免疫:多用于禽类免疫,所用水不得含有消毒剂,水温不得高于室温,饮水用量为正常量的1.2~1.5倍;疫苗剂量加至2~4倍;免疫前停水2~4小时;饮水器使用塑料或陶瓷器具,数量保证2/3禽群同时引用;饮水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饮完。家畜用注射器连接1~1.5厘米乳胶管插入口腔注射或直接饮用(布鲁氏菌病口服疫苗)。
(2)点眼滴鼻:疫苗用蒸馏水或生理盐水稀释,用滴管在家禽眼鼻滴入1滴(约0.05毫升),保证完全吸入;家畜用注射器连接1~1.5厘米乳胶管插入鼻孔1厘米左右,在其吸气时注射(伪狂犬病冻干苗)。
(3)刺种:每1 000羽份疫苗稀释于4~5毫升生理盐水中,使用钢笔尖或接种针在禽翅内侧无血管处接种。
(4)皮下注射:食指与拇指提起禽头颈部皮肤,注射器向禽背方向注入疫苗。
(5)皮内注射:捏皱家畜皮肤,顺皱折插针注射(结核病检测、羊痘免疫)。
(6)肌肉注射:禽在胸部肌肉或腿部肌肉斜向插针,防止插入伤及心脏、肝脏、胸腔、坐骨神经;畜在颈侧或臀部肌肉经消毒后垂直插针,防止插入血管,猪还应防止注入脂肪层。
(7)喷雾法:包括喷雾免疫和气溶胶免疫两种方法。畜禽通过呼吸气雾吸入疫苗而达到免疫目的。此种方法主要适合于大群动物免疫。气雾免疫能在家禽气管、支气管表面形成局部抗体,有效预防病原从呼吸道侵入,对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免疫有很好的效果。
喷雾前要将气泵、喷枪等准备好。喷头距离鸡头0.5~1米,人距离鸡2米,用压缩空气通过气雾发生器将稀释的疫苗喷射出去,形成局部雾化区域,已达到免疫目的。
此外,在禽病的免疫中还有涂肛或擦肛法(仅用于接种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强毒型疫苗)。方法是将1 000羽份的疫苗稀释于30毫升的生理盐水中。助手将鸡倒提,用手握腹,使肛门黏膜翻出,操作者将一滴疫苗或用去尖毛笔蘸取疫苗涂擦肛门。
4.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根据本地区或本场疫病流行情况和规律、畜禽病史、品种、日龄、母源抗体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以及疫苗的种类、性质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并视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5.免疫接种注意事项
(1)疫苗检查:过期、无批号、破损、失真空以及颜色异常、有沉淀、有异物、发霉、
发臭、瓶塞松动、瓶身破裂等现象的疫苗坚决不用,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2)疫苗预温:冷藏的灭活疫苗用前应在室温(22~25℃)预温2小时,以减少应激反应。
(3)疫苗稀释:最好用专用稀释液,无专用稀释液可选用灭菌生理盐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饮水免疫可使用凉白开水或深井水,不可使用自来水。
(4)禁忌:活疫苗饮水免疫前后2~3天禁止饮用消毒药水、喷雾消毒动物,使用活菌疫苗1周内,不得使用抗菌类药物。
(5)注射要领:皮下或肌肉注射进针要稳,拔针要慢,防止打“飞针”。家畜注射部位要先消毒、后注射。
(6)注射针头选择:根据防疫动物种类准备足量的适宜长度的针头。一般防牛应用12~16号、长度为24毫米的针头;防猪用12~16号、长度为24~38毫米的针头;防羊用12号、长度为12毫米的针头;防禽用6~12号、长度为5~12毫米的针头。在疫苗注射前根据动物的大小、肥瘦程度适当调整针头的粗细和长度。肌肉注射以注射到机体肌肉层且所注疫苗液不流出为准;皮下注射在保证抽、注顺畅的情况下,针头越细越好;皮内注射一般使用4号的细短针头。家畜一畜更换一次针头,家禽至少1散户或50只左右更换一次针头。
(7)消毒:疫苗瓶塞先用75%的酒精消毒,然后再用无菌的针头抽液,瓶塞上应固定一个针头,只用它抽取疫苗,禁止使用注射过的针头再次抽取疫苗。吸出的疫苗液不得再回注于瓶内。注射部位用70%~75%酒精或5%碘酊棉球擦净消毒,再用挤干的酒精棉擦干消毒部位。卡标部位先剪毛、消毒、然后佩戴消毒耳标。
(8)免疫剂量:疫苗免疫剂量要适中,过小起不到作用,过大容易导致免疫麻痹。 喷雾免疫鸡时,为了让鸡吸入足够的疫苗,一是剂量要加倍。二是要以蒸馏水稀释疫苗,并加入0.1%的脱脂奶粉。三是喷雾粒子大小要适中,太大在空气中停留时间太短,不容易被鸡吸收;太小被鸡呼出,影响免疫效果。雏鸡要求喷雾粒子直径50微米以上,均匀免疫,稍微喷湿即可,成鸡喷雾粒子5~20微米。雾粒过大停留于空气中的时间过短,且易被黏膜阻止不能进入呼吸道,易被咳出。四是喷雾免疫要求禽舍温度20℃左右,湿度70%以上,以免雾滴迅速蒸发。五是应密闭房舍减少空气流动。炎热时宜早晚进行,喷雾后20分钟开启门窗;注意应关灯防止惊群,同时应做好人工防护。
(9)废弃物处理:废弃针头、疫苗、棉球等切忌乱扔,应集中焚烧或深埋处理,防止散毒或被动物误食。
(10)紧急免疫顺序:由受威胁区到疫区再到疫点。
(11)建立免疫档案:一场(户)免疫注射及耳标佩戴完成后,按免疫头数逐一填写免疫记录(档案)(禽类每栋或每户一档),免疫档案由厂方或畜主保管,也可由专业防疫人员保管。免疫档案中应填写畜主姓名(场名)、畜种、存栏数量、免疫时间、病种、数量、疫苗批号、耳标及免疫证号、防疫人员等有关信息,尤其要注明未免疫原因,以备补免时查考。
—— 黑龙江省兽医协会供稿